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5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魏晉時期,筆者最為敬佩曹魏政權。別看僅擁半壁天下,曹魏的武功赫赫,卻不亞於兩漢。拆南匈奴為五部、滅烏桓、肢解鮮卑、平定羌氐,還差點剿滅了高句麗。就連毛 他老人家,都忍不住讚歎道“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可惜,強悍的曹魏政權,竟為西晉取代。在諸胡眼中,以奸佞詭詐篡奪江山的司馬氏,顯然不及真刀真槍打天下的曹氏有威懾力。西晉建立伊始,那些被曹魏降服的諸胡便漸生不臣之心。司馬氏也忒不爭氣,統治奢靡腐敗,百姓民不聊生,朝堂危機四伏,宗室互相殘殺。繼“八王之亂”後,西晉內外的諸胡勢力,又紛紛發難。一時間,胡騎驟起,神州陸沉,衣冠南渡,這便是讓漢人刻骨銘心的“五胡亂華”。此後,曾經統一的內地,徹底陷入到五胡十六國的血腥混戰,以及南北朝的長期對峙中。經歷了兩個半世紀的大分裂,直到隋朝建立,內地方才恢復統一。

眼見,西晉迅速腐朽沒落,已經緩過氣來的高句麗,遂再無忌憚,大肆侵奪遼東、樂浪和玄菟等邊郡。西晉永嘉七年(公元313年),高句麗君主美川王吞併了,原漢四郡的最後一郡樂浪郡,整個朝鮮半島北部落入高句麗囊中。此後,高句麗發展一度又遇險阻,鮮卑慕容部成了高句麗稱雄一方的勁敵。在同慕容鮮卑的長期較量中,高句麗曾數度慘敗。僅舉一例,東晉鹹康八年(公元342年),前燕的慕容皝就從丸都城擄走五萬人。幸虧永嘉之亂(即五胡亂華)後,內地各方割據勢力,主要注意力都放在了逐鹿中原。這使得高句麗每陷危境後,總得獲喘息之機,繼而死灰復燃,重又振作起來。此後,趁著慕容氏後燕政權內憂外患,北魏天賜二年、後燕光始四年(公元404年),高句麗好太王又攻佔了朝思暮想的遼東地區。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