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分卷閱讀900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體系不涉及價值觀。而儒學的全部在於怎樣實現一個和諧天下,它以“仁”為核心,以“中庸”為大本,以“致中和”為達道——格物之理的知識體系就是實現這個的手段。

名可秀講,格物之理是刀,刀可以殺人,也可以救人,它只是一個手段,沒有道德傾向。故,刀誰都可以用,但持刀者卻是不同的,因為有思想,有價值取向。

故而,儒學是思想價值觀,而知識是實現思想價值觀的手段。

將“格物之理”從理學中分出去,就是不讓目的和手段混淆。這也是道心和人心分開的要求。否則,很可能出現“知識至上”,取代“道德至上”,於是知識體系便會成為追求物慾利益的手段,失去道德這個“持刀者”的統御,成為“殺人的刀”了。

名可秀道,為什麼最初我們要將“格物之理”放入儒學中呢?因為要富國強兵,就必須強工技;也因為儒家重道德而輕知識,沒有本末兼顧。所以,要強調“道器不離”。

如今,格物學科已經走上了發展道路,學科體系也在日趨完善,不需要再納入到儒學中為它撐架子——事實證明,這不利於思想價值觀的發展。

這是其一。

其二,儒家不認同格物之理是儒學,這是大潮頭,不能背離。

名可秀道,過去那二十四年,對我們理學是一個教訓。現在,是時候將格物之學從理學中分出去,讓它成為獨立於儒學之外的知識體系,即:自然科學。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