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分卷閱讀818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大同。’”

他聲音一頓,提高吟道:“‘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大人世及以為禮,……以賢勇智,以功為己。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湯、文、武、成王、周公……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於禮者也。以著其義,以考其信。著有過,刑仁講讓,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執者去,眾以為殃。是謂小康。’”

趙鼎吟誦的是《禮記·禮運篇》,記述了孔於參加魯國的臘祭後,在宗廟門外的樓臺上感慨長嘆,對弟子說,在大道實行的時代,天下為天下人所共有,選舉有德行的人和有才能的人來治理天下,老吾老,幼吾幼,沒有劫奪、偷盜、殺人越貨的壞事,門戶不關,這就是大同世界。

這個“天下為公的大同”是孔子心中最理想的世界,也是儒家的最高理想。

孔子從不認為君主世襲和家天下是最合理的天下。但他又清楚知道,這種大道已經消逝了,天下成了一家一姓的財產,諸侯天子們的權力變成了世襲,併成為名正言順的禮制,而且制定禮儀作為綱紀,用來確定君臣、父子、兄弟、夫妻的關係,讓人才為自己的野心建功立業,由是陰謀詭計興起,戰爭產生。

孔子想治平天下,維護秩序,就必須在家天下的體制內妥協,讓儒家的治世思想符合現實。他對弟子說,上古天下為公的大同世界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現實能達到的治平世界只是“天下為家”的小康世界,如夏禹、商湯、周文、周武、周成王、周公這六位治世的時代,就是孔子心中的“小康”,即達到治道上的天下為公。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