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現實世界化為最高、最低綱領,這與中.共的奮鬥綱領分為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有異曲同工之妙。中.共的最高綱領當然是實現*,這個始終不變,但最低綱領則根據現實階段而變,最初是反帝、反封建,實現新民主主義,之後變成實現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然後奔小康——當然不是孔子那個“小康”。如果直接將實現“大同”立為大公黨的奮鬥綱領,就會因為遙不可及而變得虛無飄渺,而為成員懷疑,失去前進的信念。如果只以限制君主權力的“共治共有”為奮鬥綱領,那麼從士權到民權就無法申張,廢除君主世襲、選賢與能的“天下為公”之政就實現不了,最終還是在“家天下”的圈子裡打轉。
至於黨內的成員們信不信“大同”能實現,那就是另一回事了。但是,目標總得往高裡確立。就如道家以長生為目標,佛家以修來世為目標,都是遙不可及的。然而正因為有這樣至美好的大目標,真正的信徒才那麼虔誠。
閣內成員經過一陣討論後,這個至高綱領和最低綱領被一致透過。
在議定綱領後,又議黨內結構。名可秀道:“建政黨當如建屋舍,須得有高低結構,樑柱楔門扇各居其位,各承其力,才能搭建得嚴密堅固。政黨之內,一利職責分明,有序不亂;二利獎懲有憑;三利上下激勵;四利職責監督,杜絕任事不為,或專權之行。”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