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仁宗朝評價很高,認為仁宗親政的慶曆至嘉祐之治號為太平,為大宋最盛之時,遠過漢代文景之治、唐代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稱其為“仁宗盛治”;又評贊仁宗朝“宰執臺諫侍從之臣,皆所謂君子人也”,如李迪、王曾、杜衍、范仲淹、富弼、韓琦、劉沆、曾公亮、龐籍、唐介、包拯、文彥博、歐陽修、司馬光這些,都是仁宗有名的賢相或臺諫直臣。故而,之後計程車大夫們都說,仁宗朝是君子湧現最多的時候,而自古唯有聖賢之君在位,才有君子之臣倍出。
建炎朝計程車大夫們,也多數對仁宗的評價很高。若論功績,仁宗絕非雄主——遏西夏李元昊叛亂侵宋之兵者,為韓琦、范仲淹之功;致“慶曆新政”者,亦韓、範與富弼三人之力。然論仁宗的帝德——待臣下仁慈寬恕,寡慾不好色樂,節制自律,恭儉愛民,四十二年始終如一,誠為皇帝中的道德典範。
而仁宗能成為帝德之範,即是士大夫教育培養出的典型。他六歲受教於資善堂,九歲立為皇太子,十三歲即位,但即位後十一年都是章獻太后主政,他的主要任務還是讀書受教育,到二十四歲親政時,“恭儉仁恕,出於天性”,正是從小受儒臣教育之功。親政後仍然開經筵,恭聽儒臣講學不綴,是聽儒家講學最勤、受儒學教育最多的一位,故能成就他的仁德。
但名可秀對此卻有不同的看法。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