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孤楚,字殼士,弱冠應進士,貞元七年(791年)及第。李說、鄭儋、嚴綬相繼鎮太原,令狐楚一直在太原幕府工作,由掌書記至節度判官,深受歷任節度使賞識和器重。令狐楚五歲“能為辭章”,成年後“才思俊麗”,文章寫得十分漂亮。他於“箋奏制令尤善,每一篇成,人皆傳諷”。唐德宗李適也愛好文章,每次閱讀從太原報來的公文,都能“辨楚之所為,頗稱之”,可見令狐楚的公文寫得很有水平和特色。貞元十八年(802年),令孤楚被徵召入朝,歷任右拾遺、太常博士、禮部員外郎、職方員外郎、知制誥等職。唐憲宗元和九年(814年)以後被任命為翰林學士和中書舍人。後因黨爭原因被罷為華州刺史。元和十四年(819年)回朝任職,被提升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舊唐書•令孤楚傳》)。
楊炎,字公南,鳳翔人。擅長文學,文章辭藻華美,在汧州、隴州一帶很有名氣。釋褐闢河西節度掌書記。唐代宗大曆年間,楊炎入朝工作,歷任司勳員外郎、禮部郎中、知制誥。後又升任中書舍人。他與常袞共同負責朝廷文書工作,兩人的文筆都很優美,“言詔制之美者,時稱常、楊焉”。唐德宗即位後,楊炎被任命為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舊唐書•楊炎傳》)。
以上四人,崔元翰、高郢與劉禹錫一樣,都是考取進士又有了其他科名之後,才進入地方軍政幕府擔任秘書的;令孤楚則是考取進士後直接應聘幕職;楊炎的情況有些特殊,新、舊《唐書》都沒有寫他是什麼出身,只稱他一參加工作就被河西節度使呂崇賁聘為掌書記。從這些情況來看,當時應聘幕職的條件不是很嚴格,相對來說比較寬鬆,關鍵就看本人有沒有名望和本事,人家願不願意聘請你,這就為許多有才能的讀書人提供了廣闊的天地,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同時,這些人到地方軍政幕府工作一段時間後,各方面都得到鍛鍊和提高,也建立了一定的人脈關係,這就為以後進入朝廷工作,擔負更重要職務奠定了堅實基礎。中晚唐以後,許多高階秘書人物都來自幕府,或說幕府為朝廷輸送了大批高水平秘書人才,這些都是不爭的事實。在這種情況下,韓愈卻轉不過彎來,循於資歷,講究出身,寧願扭曲身段向達官貴人“搖尾乞憐”,哀嘆自己“九品之位其可望(連當個九品小官也成了奢望)”,卻不願意離開京城,主動投身幕府,到基層鍛鍊和提高自己,確實讓人感到不解和遺憾。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