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5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大家都用的東西,法家一用過就是法家的了。這個是錯誤的解讀歷史,象法令,其實也就是行政命令,戰國時期任何國家都需要行政命令才能統治。因此,儒家弟子也用過法,比如荀子就講用法,那是否證明其他曾經用過法的人,如商鞅,韓非,李斯,申不害都是儒家呢?可見,這種邏輯如果推廣開來,世界上就沒有事情說的清楚了。法令只是一種中立的統治工具,任何學派都可以用它。法家的代表,商鞅,韓非有他們自己用這種工具的特殊方法,比如重刑,嚴刑峻法,而且是把這些作為治國的基本方法和原則,如果沒有這些使用法令的基本原則,我看就不能說成是法家。

商鞅,申不害,慎到之所以被稱為法家先驅,是因為韓非吸取了他們的思想。但是他們的思想也有不同之處。比如慎到,他同時也是黃老學派的代表人物,在當時他出名也主要是因為黃老思想。慎到在重視法令的同時,主張法要按照民間風俗來制定。(而不是根據君主自己的政治需要)另外慎到認為君主的生活是靠百姓來供養的,所以他有‘立國君以為國,非立國以為君也’的觀點,法一旦制定,就要固定下來,即使君主自己也沒有改動和違反的權力。顯然,固定的法令會對君權形成限制。這幾點對於主張絕對君權的商鞅,韓非來說,是不可能同意的。所以韓非取慎到的勢治而不取他的法治理論。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