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2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我們這些孩子都笑了,笑得很開心。在一些文藝作品裡,經常能見到“啞巴”而極少見到對聾啞人的描寫。事實上,在現實生活中,真正的啞巴是極少的,絕大多數是先聾後啞而成為聾啞人。而且,有相當一部分或多或少有音感,一般稱之為殘聽力。當然,我們都不知道自己還有一些極其寶貴的殘聽力。

為了挖掘殘聽力,宋老師經常教我們口語,嘴裡一字一音慢慢地教,並輔以手勢:

我-愛-北-京-天-安-門

天-安-門-上-太-陽-升

我們仔細體會嘴唇、咽喉的運動,依照著宋老師的口型怪腔怪調地念起來,一次又一次地重複,含混而不清。我沒有一點殘聽力,只好瞪大眼睛盯著老師的口型變化進行猜測,然後頑強地自學:

我-愛-北-京-天-安-門

天-安-門-上-太-陽-升......

宋老師教我們認字時,常配合發音讀聲。比方,黑板上寫著大大的“海”字,宋老師打著兩手划船的形式,嘴裡不停地說著:“海、海、大海!”

然後,宋老師在黑板上寫“螃蟹”二字,兩個手指豎在頭上作剪刀狀,嘴裡說:“有螃蟹、有螃蟹啦,螃蟹、螃蟹....”好象談的是學校領學生去旅遊,專案去海灘上拾螃蟹。

數學是我們聾啞學生最頭疼的一門課。平時說話、寫作文就顛三倒四,把“ 我和他去游泳”能寫成“我和去游泳他”。理解應用題就已經是難上加那,何況解題。卡殼的事是常有的,針對學生們上完數學課仍不會加減法,宋老師就想辦法,例如:“蘋果比鴨梨多5個”,她就讓學生用手指將“比鴨梨”3個字蓋住,只剩下“蘋果多”,誰多誰少分清以後`,求多用加法,求少用減法,從此,再學數學很多難題便迎刃而解。再如學生總是把高原、盆地、平原等概念混淆,她就讓高個子男生排站組成“高原”,拉成圈,中間就是“盆地”,所有人平躺在地上就成了“平原”,形成一幅人體地形圖。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