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被匈奴佔據的廣袤西域,這時候也迎來了新的生機。衛青、霍去病擊敗匈奴,設立朔方、五原二郡,漢朝勢力逐漸滲透到北方,對匈奴形成了全面壓制,匈奴人不得不將重心西移,更加專注經營西域。
漢軍劍指漠北、飲馬翰海、封狼居胥,匈奴倉皇逃竄,無力在河西走廊和漢軍爭鋒,最終大漢帝國新置河西四郡——張掖、武威、酒泉、敦煌,像一把尖刀,只取匈奴心腹之處。
匈奴在軍事上的節節敗退,造成政治上對西域的影響力也逐步削弱,西域諸國紛紛沿著張騫當年探明的道路,和泱泱上國漢朝取得聯絡,表達了臣服之意,大漢的聲威日益滲透到這些地區和國家,漢之文明教化影響著這些迥然不同的人文和傳統,關於大漢的一切成為一種風尚。
這時候的西域,雖然沒有完全歸附漢朝,但已經有相當一部分國家奉大漢為宗主國了,還有一些國家在漢朝和匈奴之間搖擺不定,或者左右逢源。
到了西漢晚期,匈奴分裂為南北兩部,南匈奴歸附漢朝,北匈奴繼續頑抗,生存空間日益縮小。漢匈雙方在西域的拉鋸戰出現了一邊倒的態勢,西域幾乎全境歸附大漢,自此,千里西域成為大漢的附屬之地、歸化之民。漢軍通行西域各國,可以就地籌糧調兵,就如同在自己的國家一樣,漢朝在西域設立西域都護府,行使名義上的行政管理職權,但由於歷史原因,更多的事物是地方自治。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