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日期:2014-06-17 19:00:07
一為擴地,二為搶糧
東南沿海兩大抗清勢力“合流”之後,鄭成功對福建採取了一次聲勢浩大的軍事行動,目的其實比較單純:一為擴地,二為搶糧。
永曆六年(1652年)正月初,鄭成功率軍進攻海澄,清軍守將赫文興、海澄知縣甘體垣投降。
初戰告捷,鄭成功並不打算“見好就收”,海澄不過是“開胃菜”,他真正的“大餐”是漳州。
十日,鄭成功分兵切斷泉州與漳州的聯絡,並於十二日佔領平和,掃清了漳州外圍的威脅。
二月初二,鄭軍進抵漳州城下開始進攻,清軍總兵王邦俊負城頑抗。鄭軍陸戰能力有限,一時啃不下來。
硬啃啃不動,開動腦筋繼續啃。鄭成功的“妙計”是挖地道,準備一直挖到城牆根下,再把火藥填塞到坑道,震塌城牆,蜂擁而入。這個戰術顯然比“戰神”李定國打肇慶時的“地道戰術”要高明,城內守軍只能乾瞪眼。
挖溝阻攔?人家根本就不想挖到城裡去!
三月初七,工程順利完工,鄭成功下令點火。
一陣轟隆聲之後……
城牆完好無損!
觀眾囧了,鄭成功更囧:什麼情況?
火藥當量不夠?——不可能,地面炸出老大一個坑。
快看!這坑怎麼在城牆外面?
不用調查了,“施工隊”的數學顯然是體育老師教的,居然把距離給量錯了,地道離城牆還有好幾十米!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