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9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山西陶寺遺址發現的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900年之間的古尺,其長度為25釐米。如果據此陶寺尺計算,《山海經》一里正好等於600米,比今尺大多了。

問題是,我們能以陶寺尺為標準測算《山海經》里程嗎?

完全能!其原因,一是因為帝堯、帝舜和大禹時期,曾經統一過度量衡,據《尚書》載,(堯帝時)“歲二月,東巡守,至於岱宗,柴。望秩于山川,肆覲東後,協時月正日,同律度量衡。”可見堯帝時曾統一律度量衡的,上古之步和裡是有統一規範的。二是從考古發現來看,19世紀50年代于山西襄汾縣出土了陶寺遺址,其考古年代為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900年之間,中國歷史傳說中的帝堯至大禹就在此時期內。帝堯、帝舜及大禹曾統一過度量衡,陶寺遺址是否帝堯都城無關緊要,只要陶寺之尺在堯舜禹度量衡統一規範之內就行了。三是中國古史記載禹命伯益著《山海經》,這個禹時期與陶寺遺址歷史年代接近。

所以,《山海經》一里等於600米 是比較靠譜的。退一步來說,我們以“峚山”一節所隱含的比例關係來算,周尺的1.0952倍,則《山海經》成文時的尺為0.25299米。一里等於607.176米。

需要說明的是,《五藏山經》無論是一里600米,還是一里607.176米,是不會影響《五藏山經》涵蓋亞洲和北非的事實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