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04-25 21:41:15
《山海經》的文字,大量的是對圖畫的描述,表明《山海經》之前就是一部圖畫書。所以,理解《山海經》的圖案,絕對不能從圖形上理解,而要從該圖形代表的音上來理解。
音對於理解古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哪怕是文字已經成熟了的先秦古籍,如果不瞭解字音,要理解字義是不可能的。
例如,中國古籍中很多字,我們都認識,但是我們不知道它的意義。為什麼?那是因為我們不知道它的確切讀音。舉個例子,《左傳.宣公三年》說:“昔夏氏之方有德也,遠方圖物,貢金九牧,鑄鼎象物,百物而為之備,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澤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兩,莫能逢之。用能協於上下,以承天休。”這一句最後的“用”、“協”和“休”是什麼意思?
因、和、佑啊。
為什麼是因、和、佑的意思?
那是因為古時它們是同音字,而且是中國南方的語音,在粵語中,“用”與“因”、“協”與“和”、“休”與“右”均同音,屬同音通假。再舉個例子:“天命玄鳥,降而生商。”此句中的玄鳥是什麼意思?玄鳥就是一種鳥嘛。錯了。“玄鳥”是“殷人”之音,而且是中國南方的語言。在粵語中,“玄”、“殷”同音。而“鳥”、“人”在上古也是同音字。
由此可知,望文是不能生義的,要望音生義。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