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日期:2016-10-24 12:02:41
紫氣東來——王猛入關治前秦(四)
這一次桓溫發起的“庚戌土斷”其重點就在於搜查世族庇護的僑人,在這次土斷運動中,桓公可謂是神擋殺神,佛擋殺佛,被其處理掉的土豪不計其數,其中最為出名的便是晉朝宗室彭城王司馬玄。
這個司馬玄也是個“頂峰作案”的料佐,仔細想想倒也有些冤,他僅僅因為藏匿五戶就被桓溫拿來殺雞儆猴了,被下獄治罪。對待宗室尚且如此,那其他人的待遇可想而知了,正是因為桓溫這次土斷力度空前之大,加之施政有方,所以史載此次土斷之後“財阜國豐”,“豪強肅然”。也正因為如此,東晉至南朝土斷雖達十次之多,但僅僅有兩次半是起了真正的效果。一次是這邊的“庚戌土斷”,另一次則是劉裕秉政時期推行的“義熙土斷”,“義熙土斷”為後來南朝唯一的盛世——“元嘉之治”打下了堅實基礎。
當然,最後的半次關注點就較少了,即是劉宋中期孝武帝劉駿在位期間發起的土斷,這次土斷因河東大族柳氏的反對而中止。劉宋中期以後,一來因為國家基本定型,土斷的意義被削弱,二來是剛剛聚攏的中央集權再次瓦解,土斷後勁不足,所以後來的幾次土斷都是“蜻蜓點水”般地走過場了。
桓溫此次發起的“庚戌土斷”持續時間長達十年,直到康寧元年(公元373年),桓溫死後才廢止。土斷之後,國家控制的戶口大量增加,賦稅收入也增多了。多年後,宋武帝劉裕曾如此評價“庚戌土斷”:“大司馬桓溫,以民無定本,傷治為深,庚戌土斷,以一其業,於時財阜國豐,實由於此。”所以,要想搞好一個國家的政治,所謂“反腐”,所謂“倡廉”,其實真正效果並不會很明顯,朱元璋往死裡殺貪官,貪官不依舊殺不光麼?相反,從根源上清除特權階層才是維護社會公平,保障國家穩健發展的治病良方。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