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46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16-10-21 12:35:29

紫氣東來——王猛入關治前秦(一)

洛陽陷落不久之後,江淮北部基本被燕國所侵吞,這標誌著桓溫二次北伐時所獲取的戰果又再次成為泡影。

那麼,一個巨大的疑團浮出水面,在洛陽陷落的那一時間段,桓溫為何沒有發兵援救?事實上,後世很多人將洛陽陷落歸咎於桓溫的作壁上觀是相當錯誤的,因為在那段時間,桓溫也遇上了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

當時在桓溫所鎮守的荊州地界,爆發了一場叛亂,一個叫李弘的妖道勾結了當地蠻族領袖文盧公開反晉,這場少民叛亂外加宗教暴動一時間發展的很迅速。李道長自稱是成漢末代皇帝歸義侯李勢的兒子(這理由也編的真靠譜),自號聖王,改元鳳凰,麾下很快聚集了萬餘人。

但是,他們造反明顯找錯了地方,倘若造反的中心地帶是江左,說不定這位李道長還真能搞出一個聲勢賽過日後的“孫恩之亂”的暴動。只可惜,他們在桓溫眼皮子底下鬧騰,那就只能註定以悲劇收場了。桓溫隨即兵分兩路,派遣西陽太守滕畯出黃城,討伐蠻賊文盧;派遣江夏相劉岵、義陽太守胡驥討伐妖賊李弘。不久,兩路大軍都告捷,桓溫而後傳首京都。

但是,戡亂畢竟耗費了不少時間,而洛陽的陷落恰恰就發生在此時。實際上,早在慕容恪兵圍洛陽之前,桓溫就做過了一系列預防措施。隆和元年(公元362年)五月,桓溫派竟陵太守鄧遐率三千人協助守城,並建議將永嘉之亂後流亡江南者全部北徙,以充實河南之地,卻被朝廷駁回。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