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37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聖人習慣於自然的安排,不習慣人為的安排。俗人恰恰相反,習慣於人為的安排,不習慣自然的安排。

這個故事描繪了一個滑稽的儒士。所有信仰邏輯不能走到極致思想的人都隨時可能犯一個毛病,就是自己講的道理是一套,真正到了自己身上,關切自身利益和情緒的時候,做的就是另外一套。因為他們講的道理,都和自己天然的本性沒有太大的關係,只是要用一些理論掩蓋,遮蔽,偽裝自己的本性,一旦蓋不住了,本性顯露,表現就往往知行不合一。當然,邏輯上也可能出現虛偽到極致把自己都給騙了的情況,只是我認為很難,而且比例很低。大概為共產主義獻身的烈士就是這樣的人吧。不過,本段的主旨還是說,自然的安排往往是人為安排的前提,或者力量遠遠大於人為的安排,所以不考慮自然的因素,直接居功於人,或者居功於己,其中的隱患就是一旦事情不那麼如願,就會產生極大的情緒,不如居功於自然大道,如願也自然,不如願也自然。打個比方,你們學道修仙,是因為你們本身就有慧根和這種傾向,而不是我的功勞。一輩子長著呢,早修晚修無所謂,慢慢來。

日期:2016-04-18 13:11:00

列禦寇三

莊子曰:知道易,勿言難。知而不言,所以之天也。知而言之,所以之人也。古之人,天而不人。朱泙漫學屠龍於支離益,單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無所用其巧。聖人以必不必,故無兵;眾人以不必必之,故多兵。順於兵,故行有求。兵,恃之則亡。小夫之知,不離苞苴竿牘,敝精神乎蹇淺,而欲兼濟道物,太一形虛。若是者,迷惑於宇宙,形累不知太初。彼至人者,歸精神乎無始,而甘冥乎無何有之鄉。水流乎無形,發洩乎太清。悲哉乎!汝為知在毫毛而不知大寧。"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