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24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16-11-14 09:36:30

王繼忠物色的中間人是駐守莫州的宋將石普,石普與他一樣都是真宗皇帝的藩邸舊人,二人交情不淺。王繼忠給石普寫了封私信,另外託他轉交給真宗皇帝一封密奏。在密奏中,王繼忠回顧了自己被俘的始末,重點提起自己陛辭之際真宗親口講的“惟以息民止戈為事”,自己身在曹營心在漢,現在作書就是為了玉成其事。真宗得知成為“烈士”的王繼忠尚在人間不禁百感交集,他與王繼忠相識相知二十多年,對王的筆跡書寫語氣自然十分熟悉,更何況王繼忠陛辭之際說的話屬於機密,他人絕對不可能知曉。所以對於遼人透過王繼忠傳遞和議的事情,真宗覺得可以信賴。由於事發突然,遼軍南侵以來雖然沒有達到心理預期,但始終把握著戰場主動權,現在突然主動提出和議,主戰與主和的大臣都覺得事情蹊蹺,紛紛勸官家慎重其事。不只是群臣如此,真宗皇帝也是心中打鼓,他擔心的不是遼人和議的真誠與否,而是擔心遼人提出關南舊地歸屬權的問題,這些陳芝麻爛穀子的事情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根本就掰扯不清楚。如果遼人執意糾纏這個問題,宋廷就必須義正辭嚴的拒絕,不惜一戰也必須保全疆土完整。

關鍵時刻,宰相畢士安為官家剖析道:“遼人南侵,是擔心我朝長存恢復燕雲之志。此次師出不利,就此退兵卻心有不甘,勢成騎虎,不得已透過王繼忠請和,應該是出於真心。”斟酌再三後,真宗皇帝抱了有棗、沒棗先打三杆子的心理,用手詔的語氣寫信給王繼忠,再次闡明自己息戰安民,不願窮兵黷武的初衷。王繼忠提議由宋廷先遣使臣議和,但真宗不願意貿然就派遣正式使臣,他還想摸清楚遼人的底牌,看看遼廷是否真的有和議的誠意。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