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3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漢朝攻取河西走廊,設立了河西四郡。由此,打通了內地通往西域的陸路交通,漢朝的勢力開始向西域擴張。元豐三年(公元前108年),漢武帝發兵,擊姑師、降樓蘭,撫師千里,廣樹威德。太初三年(前102年),漢武帝派貳師將軍遠征大宛取勝,自此“西域震恐,都遣使來貢獻”。漢朝為確保與西域諸國的陸路通暢,特在敦煌到鹽澤之間,設立交通亭站。並於輪臺和渠犁等處,派駐戍卒屯田。同時,漢朝還設定使者校尉,代表朝廷處理西域事務,兼司駐防及屯田事宜。由此,天山以南為漢朝控制。此後匈奴內亂,神爵二年(前60年),匈奴統領西域各屬國的日逐王先賢撣,率數萬眾向漢朝投降,漢宣帝封其為歸德侯。至此,天山以北亦歸屬漢朝,匈奴在西域的統治全面結束。

奪取整個西域後,神爵二年(前60年),漢朝正式建立西域都護府,並任命原護鄯善以西南道使者鄭吉,為首任西域都護。自後,西漢時期,前後任西域都護者十八人。東漢時期,前後任西域都護者,又有四人。依照漢制,西域都護級別相當於郡守,俸祿兩千石。其屬官有副校尉、丞各一人;司馬、侯、千人各二人。除以上屬官外,漢朝還在西域派駐有伊循校尉、戊己校尉。伊循校尉負責伊循地區的駐軍統領和屯田管理,而戊己校尉主管屯田事宜,協助都護安輯諸國,維護地方治安。為維護自身的統治,漢朝在西域派駐有軍隊,並積極屯墾。西漢時期,派駐西域的官吏、戍卒最多時,約有兩萬,開墾耕地五十多萬畝。東漢時期,西域屯墾的規模要小很多,駐軍及屯墾的人數也較少,但據學者估計,起碼也有五千左右。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