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純的鐵礦石運出去費時費力,只有冶煉成鐵之後才有價值,萊蕪一帶幾千年的開採下來,用木柴作為冶煉的材料肯定不現實,萊蕪周圍可是這個時代出現禿山很少的幾個縣城之一。
煤和焦炭是首選的燃料,萊蕪不產鐵,可附近的兗州府濟寧州一帶煤礦眾多,自從元朝開始就是透過水路和陸路運輸煤到萊蕪,提供給鐵礦使用。
這邊煤炭的供應一停,沒什麼儲備萊蕪冶鐵所立刻是生產運轉立刻是變得困難,冶鐵所的大使不敢耽誤,急忙的去找礦監丁旭稟報。
膠州營在兗州府的兵力雖然不多,但是在這等商業買賣之上的控制,甚至還要超過其他州府,因為當日青鹽、私鹽、香鹽到後面的香鹽鋪子成立,直至靈山商行始終都和山東的商業中心,漕運的樞紐濟寧州有密切的聯絡。
文如商行、八閩商行這些山東內外的大商號,以及這些大商號背後的大家族,也都和靈山商行關係不同尋常,這些年膠州營的勢力大漲,靈山商行的地位和能力也自然是跟著水漲船高。
兗州府煤礦出產雖然是不少,不過銷量也是一般,運輸是問題,再者是除卻鐵礦和一些作坊之外沒有大規模使用的需要,山東這邊冬天,北面的貧苦人家買不起煤,一般尋點普通柴禾,南面的冬天基本不用專門的取暖。
因為如此,所以沒有人太重視這個,膠州營在逢猛鎮的兵器製造局對煤礦的需求很大,靈山商行索性是把兗州府的煤礦買賣控制了起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