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沒說的,不等鄭芝虎發話,他的左右就一擁而上,又一次結結實實地把這使者按倒在地。
一人問道,“鄭將軍,此賊膽敢侮辱聖旨,咱們怎麼處置他?”
鄭芝虎冷哼一聲,“侮辱聖旨是什麼罪?”
左右道,“當然是死罪了,死得透透的。”
鄭芝虎點了點頭,又道,“不過他要是死了就沒人回去傳聖旨了。這樣,死罪就免了,把他的腿打斷,鼻子耳朵割掉,再放他回去。也好讓洞烏國王知道知道咱們聖上仁慈不是?”
那使者一聽,臉當時就白了。
大喊,“你們竟敢對一個使者動手!我是洞烏使者,兩國交戰不斬來使,你們不是自稱禮儀之邦嗎?你們、你們……”
使者大概是漢書看多了,認定中原人講些個條條框框,不會對他這個“使者”下手,所以才那麼囂張。
這很正常。當時的明國人走出國門,無不是規規矩矩以理服人,就是鄭和下西洋時路過蠻化之地,也絕不會動輒訴諸武力,而是永遠保持謙謙君子形象——可沒有後來的那些歐洲殖民者兇狠。
所以當聽到鄭芝虎果真要打斷他的腿、割掉他的耳鼻時,那使者才明白合著自己看的漢書都是假的。
是人,哪有那麼好的脾氣?
不斬來使是沒錯,但漢書裡可沒教你可以侮辱聖旨。
使者雖然沒喊饒命,保持了最後的氣節,不過還是在撕心裂肺地大喊他是使者不可辱,甚至提出現在放了他,他還可以把聖旨帶回去之類的云云,顯然還是慫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