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後的經濟戰線鬥爭的尖銳程度,絕不亞於軍事戰線。我們的貨幣政策,也是發展生產與對敵戰爭的重要武器。”【2】
——鄧小平
1939年春天,陝甘寧邊區政府主席林伯渠,接到國民政府行政院長兼財政部長孔祥熙的來函,嚴詞質問邊區政府為何發行面額1元的法幣輔幣和光華商店代價券,並強行流通。
林伯渠回覆:“查陝甘寧邊區政府轄境內法幣信用甚高,流通亦暢,唯零星輔幣萬分缺乏,影響物價之提高,有礙小民生活。經當地商會、農會等向邊區政府請求,准許光華商店發行二分、五分、一角之代價券。原系暫時權宜便民之計,而其流通範圍只限陝甘寧邊區。發行以來,因準備充足,深得人民信仰,並無武裝部隊強迫行使事情。尊座聽得報告,完全與事實不符。”【3】
當時國民政府發行的法幣是邊區的法定貨幣,正如林伯渠所說,法幣信用甚高,流通順暢,而邊區只是發行了區區面額1元或更低的小鈔輔幣光華商店代價券,既沒有在邊區強制使用,也沒有流通到國統區,怎麼會讓堂堂的國民政府的孔部長如此大動肝火呢?
“西安事變”後,國民黨迫於全國人民一致要求抗戰的壓力,和共產黨結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共產黨的工農民主政府改名為陝甘寧邊區政府,成為國民黨管轄的特區政府。紅軍改編為八路軍,成為國民革命軍的一部分,從國民黨政府領取軍餉。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