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大家都讀報。有大報,有小報;大報法定,小報無拘無束。
法定的大報指導法定的形勢,提高人的法定覺悟。
無拘無束的小報傳遞鮮為人知的資訊,人靠了這資訊把自己的臉撕破,開闢新的戰場,再去撕別人的臉。
還有一種更具自由色彩的報便是大字報。大字報哪兒都有,連響勺衚衕也有。衚衕裡的居民在大字報前擰開自來水龍頭接水,在大字報前磨剪子搶菜刀,從大字報跟前走過上班下班買東西上廁所。大字報成了衚衕的陪襯、裝點,有時也能使人的精神為之一振。因為那內容雖然遜於中南海、清華園,倒也有幾分貼切的身臨其境感。
德國老太太上了大字報,有人揭發她丈夫死得可疑。丈夫死了,作為德國人的她仍然留在中國就更可疑。還說她脖子上那個大十字架項鍊是架袖珍照相機,她走到哪兒照到哪兒。後來那東西不見了,大字報號召人們追查。
住在衚衕裡的一位女幹部上了大字報,有人揭發她在家裝病不上班。她有個閨女專從醫院為她開假證明,孃兒倆的行為“是可忍孰不可忍”,不上班拿工資。“真不知天下還有羞恥二字”……
達先生上了大字報,沒具體內容,是一連串質問:質問他為什麼單在運動前搬到響勺衚衕,意圖是什麼;質問他解放前到底都幹過什麼,換過多少職業,目的是什麼;質問他為什麼整天拉胡琴,拿胡琴散佈“封、資、修”。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