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奈半島雖然荒涼,卻是極重要的宗教聖地。對於很多宗教的磨練期而言,荒涼是一個必需條件。在希伯來的宗教文化史上,有一個《出埃及記》的記載,那是指在拉美西斯二世統治時期,原在埃及逃荒的希伯來人不甘心長期被奴役而出走的壯舉。他們在摩西的帶領下渡紅海出埃及,來到的就是這個西奈半島,當時西奈半島還在埃及管轄之夕卜。
他們為了自立而選擇荒漠,在西奈沙漠裡整整流浪了四十年。最後來到酉奈山卜落腳,耶和華在那裡授於摩西十條戒律,於是猶太教正式誕生。這說起來應該是三千多年前的事了。
再往後推一千多年,公元二世紀,各地的基督教徒為了逃避朝廷迫害也聚合到西奈山下,在這難於生存的環境中,淬鍊信仰。
西奈山荒涼到什麼程度?
好像被猛烈的海嘯沖刷過,什麼都沒有了,包括海水,只剩下石天石地。或者,根本不是什麼海嘯,它原來就是海底,而海水不知突然到哪裡去了。
我覺得眼前的景象只能用這樣的話來概括:海已枯而石未爛,洪水方退赤日已臨。
聖卡瑟琳修道院是非去不可的。它靜靜地安踞在西奈山的萬丈峭壁下,近似一個原石砌成的小城堡。門道很小,有兩層鐵釘裹皮的門。一進人,我們就看到了一個緊湊而精緻的小天地。
教堂高高的大門是公元六世紀的原物,沒有動過,從教堂出來一拐,又看到了摩西坐過的井臺和他與耶和華談話的地方。與世上其他教堂和修道院不同的是,這裡處處直現出一千多年前的原始,歪斜而堅牢,簡陋而光滑。公元三世紀埃及亞歷山大城一位十六歲的貴族女jL信奉基督,當時的羅馬總督逼她改信羅馬拜神教,還派來五十位學者與她辯論,結果,五十位學者全部被她該切及,飯依了基督,連總督的妻子也追隨了她。總督大怒,將她殺害,這位殉教的少女就叫卡瑟琳。世界上以她名字命名的教堂和修道院有好.幾座,而我們現在進人的這一座,公認為最老,也最有地位。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