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分卷閱讀918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大寺學園已有三百多年;印度那爛陀大學是最古老的,路西德在智慧宮的梵語譯著中見過對它的記載,迄今應該已有六百年的歷史;拜占庭的帝國法律學院是路西德聞名已久的,它或許代表了法學教育的最高水平;當然路西德最熟悉的還是科爾瓦多大學——這是他的母校。

來自歐洲的只有兩所大學,即義大利的博洛尼亞法律學院(今博洛尼亞大學的前身)和法蘭克的索邦神學院(今巴黎大學的前身)。這兩所學校路西德都是頭回聽說,應該建校時間不長,名聲還不顯。但是,相距遙遠的大宋帝國卻知道並且邀請了他們,這個“耳目”是如此之廣,讓人嘖嘆時又心驚。

這些來自大學的法學者們並不佔與會學者的多數,因為很多國家都沒有專門設立大學,但每個國家都有精研法律的官員和學者,出席會議的很多法學者就有著官員身份,或是教職者身份,如英格蘭法學者托馬斯·貝克特,就是坎特伯雷大主教,也即是英格蘭的教會長,而在他出任大主教之前,是英格蘭國王亨利二世的*官兼上議院議長。

這時大多數國外學者都到了會場,學者們互相打著招呼,相熟的湊到一堆說話,不相熟的由人帶領著互相結識,會場氣氛很是熱鬧,當然也有互相瞪眼睛的,多半是伊斯蘭的學者與羅馬天主教的學者相見兩不歡。

路西德看到那些熟面孔後就激動了,滿懷欣喜與科爾瓦多、麥地那、巴格達的學者們打招呼,其中有好幾位是他的摯友,若用宋人的話形容他的心情,就是“他鄉遇故知!”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