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宰相三公兩府之爭,新黨舊黨吵成一團,表面上看,朝堂上爭的,只是王荊公派與司馬溫公派為遵敕還是遵律,但是聯絡當時的時政背景,此案之爭事實上是牽涉進了兩黨的變法之爭。”
這個立論!……記者們的筆陡然頓了一下,目光都點亮了。
名可秀道:“荊公派主張變法,有神宗皇帝的支援。溫公派反對變法,是以‘祖宗之法不可變’為據。是皇帝大,還是祖宗之法大?荊公派為變法故,當然主張當今皇帝的敕令為大,而溫公派則以‘法不可改’——進一步就是制度不能改,以此限制荊公派即將推行的改革。阿雲案就出現在這個時候。”
在這麼一個因為變法而黨爭的背景下,王安石和司馬光在阿雲案上針鋒相對的態度就很容易理解了。
“這就是真相啊。”衛希顏輕嗤一聲,她還以為司馬光這些人很有法律精神呢,原來並非如此,不過是藉助維護法律的至高地位來反對王安石變法罷了。
學子們靜了一下,跟著流露出類似於“哦”的表情。
化學科的學子眼神刷然亮了:這就是透過現象看本質呀,果然真理用到哪裡都是真理!
有些純粹做學問的學者也流露出恍然的表情。
一些記者心中喟嘆:這就是高屋建瓴啊,站的高度不同,觸及問題的本質自然就深得多了。
那麼,只有名可秀看到這一點嗎?當然不是,很多精於政治的都能看明白,只不過對於阿雲案來說,維“禮”和維“法”才是這個案子最重要的爭議,至於後面牽扯的新舊黨爭則是不重要的因素。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