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前漆案上的小鐘,表示主講發言已結束,開始辯議。
記者們目光一亮,每屆論學會最精彩的就是辯難了。
講經臺上的稷下先生們對主講的論點必定有的持贊同,有的反對,辯難時往往形成兩派,群體舌戰,一人話落,就有人立時反駁,妙語連珠,精彩絕倫,聽者只覺耳朵不夠用。若是學問不深的,很可能反應不過來那些典故掌故什麼的,要理解辯議的精義就難了。但有資格參與學會的,包括殿內的記者們在內,都是甄選出來的精英,至少知識面的廣博是不用擔心的。
稷下學者、國史館編修朱蹕當先發難:
“夏不行霸道,何以家天下?成湯,夏諸侯也,十一徵而為強國,伐夏立商;姬西伯,商諸侯也,代商立周。商湯、周武王天下,非假以力乎?王道為霸道之體,霸道為王道之用,二者非對立也。”
成湯以武力陸續滅掉鄰近的葛、韋﹑顧﹑昆吾等諸侯、部落,十一徵而無敵於天下,成為當時的諸侯強國,而後伐夏立商。姬周在立朝前也是商朝的屬國。他們難道不是用武力推翻夏、商的嗎?難道這是以仁德服人的王道而不是霸道?
儒家中並非所有學者都推崇三代,朱蹕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位。他在河南路轉運使任上因年滿離任後,就因史學功底深厚,被召入國史館主持修撰歐陽修、範鎮等人合撰的《新唐書》——定名《唐史》,完成第一卷即被稷下學宮聘為“稷下學者”。在他史筆下評論帝王的一大特色就是王霸並行。在他看來,不存在沒有霸道的王道,即使夏禹、商湯、周文王這“三王”也是有行霸道的。而霸道必須去成就王道,沒有王道的霸道也不會久遠。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