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已有積糧八百萬石餘,加上軍備糧一百萬石,供十萬大軍打上一年的仗也儘夠了。何況,這還沒算今年的糧食收成。
這還只是算的官糧,沒算糧商手中的糧,只要朝廷出得起價錢,很快就能湊出百萬石。
至於糧草的運輸衛希顏也不擔心,即使海運比內地運輸更有風險,而且花費更在三五倍之上,但朝廷才得了三佛齊湊上的第二期戰爭賠款五十萬黃金,支援後勤運輸不成問題,更何況降下運輸開支並不是沒有辦法,端看戶部尚書如何動商人的腦筋了。
更何況,還有倭國這個中轉站。
海外作戰保障後勤最重要,而擁有一個距離戰場很近的軍資中轉站往往能夠決定戰爭的勝負。當然,對於戶部來說,戰略重要性尚在其次,最重要的是能省大量花費:有倭國的不凍港灣——如陸奧灣——作大軍的軍備囤積地,朝廷就有了充裕的時間來籌措運力,節省花費;而且倭人的民力比大宋的便宜……
戶部參政算計起如何省錢那是錙銖必較,不僅僱用倭國當地的民力,還從倭國大莊園主手中摳了不少糧食出來——雖然價格比大宋高四五成,但算上由此省下的江海運費,朝廷還是賺了許多。
而朝廷為此付出的是提高四五倍價的綢緞、棉布、蔗糖、擺鐘、玻璃鏡等天朝產物,以及部分銅錢,戶部參政偷笑著很滿足。交換糧草束的倭國大莊園主們也偷笑著很滿足——跟天朝朝廷交易就是合算!換了宋商來做買賣,這些天朝產物的價格至少要高三倍。於是皆大歡喜。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