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殺人更能摧毀一個民族。
雷動深明此理。
軍屯在幽雲南部很快轟轟烈烈開展起來,但是,緊趕在三四月播栽下去的稻麥,最早也得到七八月才能收割,對大軍口糧來說,遠水解不了近渴。
為此北伐大營又實行“鹽引換糧”之法,即用低於官榷(què)價格的鹽引吸引商人運糧,換取鹽引後可以到清州、滄州、濱州等沿海鹽場提鹽,轉賣後賺取差價。
“鹽引換糧”之法並非雷動首創,事實上北宋邊軍就是採用此法解決部分軍糧的運輸。
這個辦法的好處是能替朝廷節省運軍糧到邊關的成本,同時也避免了官方運糧產生的人為和非人為的損耗。當然,相對應的,商人則會因此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所以“鹽引換糧”必須給出足夠利益才能吸引商人運糧。
當時商人運糧換取鹽引後,兌換的官鹽其實並不夠補償他們運送糧秣的費用,但這些官鹽只是個幌子,可以用來名正言順地處置私鹽——商人從西夏青白鹽池販回的私鹽,比宋朝官鹽便宜得多——擁有一斤鹽的量,往往能賣出十斤去,其中九斤都是私鹽,利潤約有三五成,這才是商人“以鹽換糧”的獲利大頭。
但北宋朝廷對奸商私販青白鹽查禁甚嚴——顧忌党項人獲鹽利過多而強大國力——使奸商手中的西夏私鹽量萎縮,往邊軍運糧的積
極性自然下挫;而朝廷也不肯降低鹽引換糧的比價來提高商人運糧的積極性,是以“以鹽換糧”的政令時廢時行,並未成為長策。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