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分卷閱讀694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名可秀最重要的目的不是為了謀私利。於是名花流的棉布坊將試種成功的棉種進行公開拍賣,又建專門的棉機坊,生產攪棉車、彈棉弓、棉紡車和棉織機等棉織工具售賣。商人們有了種子又有了棉織工具,紛紛投資棉田和棉布坊,棉布行業欣欣向榮。

棉布的巨大利潤不僅吸引了絲帛商轉行,也吸引了很多鹽商、茶商等商賈投入其中,不到兩年,就使得棉花收購如潮水般上漲,而市場的巨大需要反過來也刺激了民間擴大棉田的積極性。

而時下種植業最賺錢的當數甘蔗和棉花,像南海的瑞宋州和華宋州,以及麻逸國、三佛齊國,就有許多宋商在那邊買地廣建甘蔗園,將成熟的甘蔗運回國內製糖再回銷近西和遠西的國家,賺得盆滿缽滿。經常到日本貿易的明州和秀州的海商便也起了心思,想在倭國買地種甘蔗,但南洋氣候炎熱利於甘蔗生長,而倭國氣候不宜,種出的倭蔗遠不如南洋蔗的糖分高,四根倭蔗才及得上一根南洋蔗,於是這些海商腦子一轉,打起了種植棉花的主意。

衛希顏記憶中日本似乎不是盛產棉花的國家,但不盛產不等於不出產,就好像日本不是產糧大國,但不等於這個國家不出產稻穀,至於能不能廣種棉花,種出棉花的品質如何,這是商人們折騰的事,有了利益就有驅動力,沒準能讓這些商人們搗騰出來。

況且,讓日本多種植經濟作物,對大宋來說有利無弊。隨著技術的發展,大宋要成為成品出口國而不是原材料出口國,至於周邊的國家,則要盡力引導其成為大宋的原料產地。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