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go-->
從某種意義上說,將至今已有四十年發行歷史的《太陽報》與那些真正名不見經傳的小報並列,實在是有些侮辱這家曾經發行量高居全英第二的報社。
作為英國最早的一批便士日報,《太陽報》與《泰晤士報》在19世紀早期曾經被譽為英國報界的雙子星,《泰晤士報》統治晨報領域,而《太陽報》則是晚報界的霸主。
但眾所周知的是,由於印花稅、廣告稅和紙張稅的存在,那些以售價低自我標榜的報紙大多存在逃稅問題。《泰晤士報》之所以能夠長期存在,是因為他們在稅務問題上非常乾淨,而且他們走的也不是低價路線。
但《太陽報》當年起家的時候,除了有效及時的新聞報道以外,靠的便是不上印花稅帶來的低價優勢。
按理說,像是《太陽報》這樣發行量和輿論影響巨大的報社,應當早就被財政部的稅務官盯上了才對。
可……
這家報社究竟是如何在偷稅漏稅的前提下,安然無恙的發行了四十年的呢?
是奇蹟?
還是魔法?
當然都不是!
是因為《太陽報》一早就被招安了。
用招安來形容或許還不準確,準確的說,當年《太陽報》的創刊人約翰·赫里奧特就是受財政部招募,才就此創辦的《太陽報》。並且,在赫里奧特任職期間,《太陽報》的運營資金也長期由託利黨政府成員以私人饋贈的方式秘密提供。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