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太后歸去篷萊殿,先詔徐修能與賀湛入見,十一娘知道必然是在商討新羅、東瀛兩國之事,說不定自己遲些也會被太后徵詢,她並無多少憂慮,只是難免暗暗盤算應對說法,因此在殿外候令時,就顯得格外安靜。
另一位候見者謝瑩,滿懷著憋屈鬱堵,種種心情,又豈止懊惱二字能夠形容?
她不辭辛勞居中穿針引線,為東瀛國說盡好話,好容易才讓太后對新羅漸生不滿,瞅那神色,似乎已然決斷力助東瀛打壓新羅,若是如此,當然便會促成柳伊水與粟田馬養成姻,一切幾近水到渠成。
卻被柳伊水三言兩語便徹底攪和了,讓謝瑩鬱堵的是,她甚至鬧不明白太后為何忽而轉改心意,難道就因為那日本使臣沒有參透何為秦晉之盟?還有那粟田馬養,也當真沒用,柳伊水瞧不上他的門第出身,難道他就不能點破柳伊水庶女身份,這樣豈不就成了“門當戶對”,柳伊水也不能反駁!
可事情鬧到這樣局面,和親之事自然拉倒再無可能,倒是得想想辦法說服太后逼令新羅屈從,許可日本軍隊進駐新羅國境,如此一來,東瀛軍即能夾擊潘逆叛軍,豈不是解了晉朔燃眉之急?
這麼想著,謝瑩便指責十一娘:“十一姐,今日似乎過於莽撞了,縱然羞惱那遣周使不自量力,但到底關係邦交,不該將話說得那樣挑釁。”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