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煩惱也可成功德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煩惱,每個人都有。很多時候,我們認為煩惱和痛苦是一體的,在佛教裡將煩惱視為一種負面的思想或情緒。有了煩惱,便會產生痛苦。

偉大的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脫離輪迴最大的障礙就是煩惱,而菩薩在成佛之前的障礙稱為所知障,煩惱和所知二種障礙的本質就是光明的如來藏。原始清淨的如來藏,經由我們的主意識,透過眼耳鼻舌身等五根,對外在的色聲香味觸產生五識。在意識、五根、外境的互動迴圈過程中,讓心有了混濁的狀態,這種情形在佛經裡有何種譬喻呢?就像海水本身是清澈的,不會有浪,但為什麼海面會生起如此大的混濁波浪?是風讓海水起了波浪。所以,這種突然生起分別的識,既捉不住它,也不清楚它是正面或負面,這種混沌不解的疑惑就是無明,也是所謂的客塵汙染。而心的原始本質就像是海底的水,永遠都是清淨的,具備著高度的智慧以及圓滿的慈悲,這稱為佛性。

煩惱,是因為有無明、有分別心而產生的。煩惱是思想的一種狀態,不是指因煩惱而起的種種痛苦。痛苦是煩惱的果,解脫輪迴的障礙就是煩惱造成的。所以,要脫離輪迴之苦,必須先了解煩惱如何產生?該如何滅除?這樣才知道如何對治它。寧瑪巴的大師米滂仁波切說:“什麼是煩惱?貪慾等稱為煩惱。”歸納來說,煩惱就是貪念、嗔恨、嫉妒、傲慢、疑心等,稱為五毒。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