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那麼,菩提心要從哪裡開始發呢?因為我們無始以來就是以自我為主,所以常常習慣說
“你這裡不對,那裡不對”、
“這我沒有興趣,那我很有意願”等等,這些都是以
“我”為主,所有的煩惱是圍繞著自己在打轉。有什麼方法可以把自我從這個籠套中解除出來?
當然是有的。如果我們能夠換個角度,常常替別人設想(這種心態最好是從自己親人開始發起,慢慢往外愈發愈廣愈大愈好),就會慢慢成為我們常說的
“發菩提心”;我們在發菩提心的當下,就會解除本身的自我。要想在
“自我為主”的牢籠中解套,唯一的方法就是發出菩提心來度自己,能發出菩提心是一個大善巧的法門。
佛經故事講:有個船長,遇到一個強盜要殺船上五百個商人。船長知道這五百個商人都是修行者,都快要成羅漢了。
他有能力殺掉這個強盜,可是他想:這是殺生啊!接著他又想到:如果讓強盜殺掉這五百個快要成就的羅漢,那他會長時間在地獄中受無盡的痛苦。
不如我來下地獄好了,我殺一個人還可以比較早一點脫離地獄之苦;他殺五百個即將成就羅漢果位的人,那要等很久才會解脫。
他對強盜產生很大的慈悲心,而殺了他。佛祖後來說,這個船長需三十劫累積的資糧,在那一瞬間就累積完了。
他當時只是針對一個眾生髮這種菩提心,就能得到這麼多的功德,如果我們針對所有天下眾生髮菩提心,這個力量更是不可思議,更會讓我們未來的功德往上增長啊!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