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探討完了曬鹽,劉儉與劉虞,劉備二人商討了另外一件事情。
那就是關於在青州大興紡織業的事情。
在整個大漢朝,大規模養桑樹養蠶,有潛力興旺紡織業的州只有兩個,就是益州和青州。
益州,毫無疑問,蜀錦的發源地。
以成都為中心,蜀中的織錦業興盛,以致“機杼相和”,蜀錦織造技巧日趨熟練,以其做工精緻、花式繁多聞名於世。
在歷史上的漢末三國時期,穀物與布帛要比傳統的金屬貨幣更加“堅挺”。
蜀錦在歷史上的三國時期作為一種高階絲織品,非但深受曹魏、孫吳境內的一眾大佬歡迎,還能結算貿易、支付“工資”,並適用於各種消費場合。
近年來,隨著時局不穩,銅錢在商品經濟中的主導地位也遭受了嚴峻挑戰,市面上出現了大量的“剪輪”錢,也就是將五銖錢的外廓給剪掉,以次充好的錢,對整體的貨幣行情來說,這是個危險訊號。
劉儉相信,隨著諸侯割據的形勢愈發嚴重,情況只會愈加糟糕。
隨著軍閥彼此之間的戰爭越來越激烈,金屬貨幣的購買力將會越來越弱。
所以,在今後的一段日子裡,大宗商品在各州各郡之間的購買力,將會變的格外重要。
歷史上益州的蜀錦,可以說就是魏蜀吳三國之間的硬通貨!
不過,蜀錦雖然在大漢朝極為有名,卻不代表益州的紡織業就是天下第一。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