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這一場雨,果然下了很久,足足過了四天,方才放晴。
楚雲也是因此意識到了觀察天色的侷限性。
他第一天判斷是再下兩天雨。
楚文才卻是透過玉匣記,判斷至少要下三天。
而他只有在第二天,繼續看天色,才能進一步判斷,還要下多久的雨。
不像玉匣記,直接就可以知道好幾天的了。
再加上,楚雲隱約記得,即使是穿越前,科技文明高度發達的二十一世紀,人們已經可以透過衛星觀察預測天氣。
但有時候,天氣預報還沒有黃曆預測的準確。
而黃曆上面的天氣預測,就是來源於玉匣記。
此外,楚雲還聽過一些關於玉匣記的傳聞。
傳聞這玉匣記,是由很多佔卜大師共同編寫而成。
也有傳聞,這玉匣記,乃是上古時期的神書,早在黃帝蚩尤大戰的時候,就已經有了。
而黃帝能夠戰勝蚩尤,就是因為擁有玉匣記這本神書,預測了風雨,借用天氣變化,打了蚩尤一個措手不及。
只不過後世,將黃帝神話,說他是有風神,雷神和雨神相助。
但不得不說,預測風雨,在軍事行動上,可以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
楚雲因此對玉匣記這本書籍,特別在意。
所以他從楚文才那裡,拿到這本書的竹簡後,很認真地看了預測風雨的部分,並將其背誦了下來。
也許玉匣記對風雨的預測,並不是很準,但能夠預測個大概,也很不錯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