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御營第二十八鎮駐山西,楊展為提督。”
“原駐紹興的第二十三鎮京營,移駐宣化。”
“張名斌第十六鎮移駐北京,秦翼明第十七鎮移駐山海關。”
總理處會議上。
皇帝與大臣開始討論遷都北京,先往京津調四鎮兵馬過去,接收京津防衛。
次輔王之仁,協辦大學士堵胤錫、瞿式耜和張名振,他們前去北京打頭陣,負責遷都的準備工作。
朱以海則預計在九月時遷往北京,到時直接從登州港乘船到天津登陸。四位內閣大臣打頭陣,兩文兩武,加上四鎮人馬北上,另外水師也將在天津、秦皇島等進駐立營。
“山西、河北現在這十鎮人馬,要如何安置?”文安之請示。
兩地現在十鎮兵馬,有六鎮是從山東河南北上的,也有河北山西義軍整編的,以及新降清軍整編,這兩年一再整編,御營也調去許多將領,但總體來說,這十鎮兵馬,仍然還是很雜很亂。
晉冀也不可能需要這麼多雜牌軍。
之前朝廷授了這麼多番號,也不過是一時權宜之計,甚至也沒給多少餉,反正他們自己就地取食,而如今朝廷收復兩地,不可能再任由軍頭們劃地食餉。
“文相可有計劃?”
文安之說內閣有一個初步的計劃,“先裁撤部份,年滿三十五,以及二十歲以下計程車兵,都遣散歸農,發給遣散費,讓他們返鄉安置,並在鄉給予優惠變價地,若是願意去往地廣人稀之地落戶的,則可以給予更多土地和安家費等。”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