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大同帝國年初第一次討伐大宋,實際已經快要攻破臨安城了。
最後關頭,正乾皇帝接受了宋主趙桓的乞和,命不對停止攻城並退兵回國,讓大宋多活了大半年。
結果,兩國停戰大半年的時間裡,大宋朝廷一直在忙於朝堂爭鬥,根本無暇備戰,導致臨安城防體系遠遠不如去年戰前。
如今,同軍攜滅宋目標而來,臨安城十有八九會守不住。
但岳飛都沒有命部隊展開攻城,就妄圖恐嚇宋廷無條件投降,卻是想多了。
大宋君臣畏懼同軍入骨不假,可不到最後一刻,也沒有誰願意放棄既得利益。
趙桓當即便回絕了岳飛的勸降——當然是不可能的。
同軍將領狂妄自大視滿城軍民如無物的行為雖然很羞辱人,可也在客觀上多給了大宋朝廷三天的備戰時間。
大宋朝廷完全可以這個寶貴的時間加強動員、修繕城防、編練青壯,甚至還有可能等來勤王兵馬夾擊同軍,從而反敗為勝。
因而,趙桓聽取了首相何矯的建議,一面含辱忍垢答應同軍使者三天內就投降,一面卻又暗中備戰,盡力爭取哪怕僅有一成的敗敵機會。
可惜,大宋君臣的想法倒是好,卻沒能逃過岳飛的算計。
其人先是安排耶律九斤三個營的騎兵趕到臨安城下,防止大宋君臣走脫。
其後又與行動相對遲緩的步兵師同時趕到臨安城下,還故意給宋廷三天備戰時間。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