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要搞清楚徐澤安排牛皋率本部人馬“協助博州兵”攻取莘縣、陽穀和朝城三地舉動背後的玄機,首先得搞清楚這三個縣的具體地理位置。
莘縣在大名府的東南角,陽穀縣在東平府的西北角,朝城縣則在開德府的東北角,巧的是三個縣差不多構成了一個等邊三角形,彼此之間的距離都只有五十里左右。
而且,陽穀縣和朝城縣再往南不足百里,就是濮州的範縣,且朝廷由京畿進入東平府治所須城的官道也在陽穀縣以南六十里左右的位置。
很明顯,這是一處地理位置極端重要的三角地帶,控制了這三個縣,就能有效威脅大名府、開德府、東平府和濮州四地,截斷朝廷增援東平府的通道,並從側翼掩護博州方向的主力。
某種意義上講,在同軍對大名府的攻略上,莘縣、陽穀、朝城的戰略位置比東平府治所須城更加重要,是以徐澤特意派遣最能打的下屬牛皋帶博州兵控制這三縣。
因為同軍毫無徵兆地快速拿下了博州,處於“外線”的莘縣、陽穀和朝城幾無兵力防守。
以牛皋對戰場的敏銳把握能力,拿下這三個縣基本不用費勁,難的是等朝廷大軍到達後的防守,徐澤能看這三縣的戰略地位,朝廷同樣能看到,必然要派大軍來爭奪。
徐澤特意交代牛皋“大軍屯駐陽穀”,就是逼迫投降的博州兵頂在“前面”的莘縣和朝城,以血戰證明自己的價值。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