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0-12-13 20:46:57
NO.37殷仲堪過山論道
自從道安去世後,隨著在廬山的弘法,慧遠不知不覺中成了大江以南的佛教領袖。如果不是領袖或許還好一些,你可以安心做個自了漢。但既為領袖那要面對的問題就多了,他不可能整天在山上打坐參禪研習佛理,他有很多世俗上的事情要面對。而且,廬山所在的潯陽恰好又處在東西交通的要道上,很多經過潯陽人往往忍不住會去拜訪他。他為了自由而不出廬山,但為了弘法又必須與外界交往。所以,他其實也需要有人來廬山走訪,透過這來來往往的各色人等把自己的思想傳至遠方。慧遠在廬山以逸待勞,就像姜太公一樣等著大魚上鉤。如果提婆不算在內的話,即將上任的荊州刺史殷仲堪就是他釣上來的第一條大魚。之後還有源源不斷的大魚上鉤,其中還包括桓玄這種差點把漁杆也扯斷的大鯊。
慧遠和提婆在廬山精研毗曇學的前後,晉朝上層的各方勢力進行了重新洗牌。襄陽被前秦攻打時,桓氏家族的首領桓衝(時任荊州刺史)坐擁七萬大軍而不敢救援,眼睜睜地看著襄陽落入前秦之手,這件事讓桓衝的聲望嚴重受損。他為了彌補自己的過失,事後不斷派軍向前秦發起挑釁,結果客觀上助成了前秦起傾國之兵發動淝水之戰。淝水之戰中,桓衝又沒直接參與,而是讓江東的謝氏家族大放異彩。淝水之戰的第二年,桓衝就在鬱悶中去世了。桓氏日趨衰弱,最後連荊州刺史這個傳統的家族職務也丟掉了。桓氏的繼任首領桓玄(桓溫的兒子)只保留了爵位,不再擔任官職,這讓他很不滿。寫詩發牢騷說:“父為九州伯,兒為五湖長。”自己從頂極貴族淪落成了江湖人物。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