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此外,另一隻部族魚鳧氏,也延著岷江,即經今天都江堰與汶川縣之間的茶坪山南下進行發展。三個部族在向外發展的過程中先後來到成都平原併發生相遇,為了搶奪資源和生存空間,部族之間便發生了長期的矛盾與紛爭,相達數百年。
第一次勝敗應該在蠶叢氏部族和柏濩氏部族之間發生。這次戰爭讓蠶叢氏部族的勢力徹底從成都平原消失。蠶叢氏被柏濩氏打敗後,一部分殘餘族人逃離至今天雲南姚安和四川涼山西昌一帶,另一部分族人則留在成都平原融入了魚鳧氏的統治。《史記》記載有:“周衰,先稱王者蠶叢國破,子孫居姚、巂等處。”姚即今雲南姚安,巂即今涼山西昌一帶。
柏濩氏部族取得勝利後,統治勢力的存在時間應該相對較短,故相關資料記錄極少。柏濩氏部族在後來的爭奪中被魚鳧氏部落打敗,並融入了魚鳧氏部落。至此,魚鳧氏部落基本統一了成都平原大部分地區,成為了成都平原名副其實的主人。
關於魚鳧,成都平原也流傳這樣的傳說:
據說溫江萬春鎮境內有條馬壩河,在古時候非常大,河寬三百六十丈,深不見底。那時,河的南北兩岸有兩個王國,百姓們都靠打魚為生。在南邊的王國裡,有個中年人,聰明勇敢,漁民們都很佩服他,就擁戴他當了打漁頭。北面王國的大王兇殘貪婪,捐稅日益嚴重,老百姓們無法忍受。打漁頭便帶領老百姓推翻了那個大王,重新建立了一個王國。因為大家都以打漁為生,打漁需要魚老鴰下水逮魚,魚老鴰是一種野鴨,古稱鳧,因而這個王國就取名叫魚鳧國,打漁頭也被稱為魚鳧王。魚鳧王繼續向外擴張,接著把今郫縣犀浦、花園、德源一帶佔了。後來,魚鳧王繼續打下了彭州,又帶人馬去進攻綿州。綿州那邊十多個小王國聯合起來對付他,魚鳧王被打敗,帶領人馬丟盔棄甲南逃,後面追兵跟著追趕,直到馬壩河邊。當時馬壩河邊沒有渡船,魚鳧王心急如焚,毫無辦法。正在危急之時,突然,河面上一道金光,瞬間飛來滿天的魚老鴰,浮在河面搭成了一座橋,魚鳧族人趕緊過橋跑回南面。等到追兵到此,魚老鴰已飛走,無法過河,只有退兵。後來,魚鳧王為了感謝魚老鴰搭救之恩,也為了方便兩岸百姓往來,就在馬壩河上修了一座橋,取名魚鳧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