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237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諸卿,改官制詔頒下之後,中書門下與學士院分別呈上了一個改官制的條例,眾卿都已經看過,今日朝會,便是要討論以哪個方案為優?是否可以互相取長補短?章程拿定,便好頒行天下。”皇帝環視眾人,朗聲說道。

趙頊頓了頓,望著王珪說道:“王參政,卿先來說說中書門下的改官制方案。”

“遵旨。”王珪出列,躬身說道:“陛下頒改官制詔,詔中書與翰林院各自詳定官制,是欲使名實相符,以正名合古制,此本朝百年之盛事。國初承唐制,三省無專職,臺、省、寺、監無定員,類以他員主判。於是三省長官不預朝政,六曹不釐本務,給舍不領本職,諫議無言責,起居不記注,司諫正言,非特旨供職,亦不任諫諍。凡官人授受之別,有官、職、差遣。仕者盡以登臺閣、升禁從為顯宦;而不以官之遲速為榮滯。於是陛下慷然欲更其制,下詔議行,臣等愚昧,以為宋承唐制,官制之變革,其要者,無非是使一切領空名者,盡皆罷去,而以階寄祿。故中書門下所上官制,有三省六部,有職事官、散官、勳爵諸等……”

王珪口若懸河,說了大半個時辰,無非是介紹中書門下的改官制方案,石越等人,早已知道讀過,中書門下的方案,完全以《唐六典》為基礎,再輔以宋制,是一箇中規中矩的方案,三省事無大小,以中書取旨,門下審覆,尚書執行,分班奏事。這個方案,既沒有任何創舉,也原封不動的保留了樞密院等機構設定,並沒有要求增加相權。較大的改革,是撤消了三司使,使其權歸於戶部。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