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50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對於中國來說,存在的問題有兩個,一個是現代化,另一個是政治整合,如果沒有現代化問題的困擾,可能中國人並不會在政治整合上犯難,畢竟中國經歷的亂世已經夠多,也有足夠的政治整合的經驗,但對於任何一個有志於執掌政權的政治集團來講,最大的難點在於如何現代化。現代化問題是中國歷史上所沒有經歷過的問題,這個問題的複雜性也同樣是中國歷史所罕見的,現代化涉及到了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多個層面,而當時不管是北洋系還是孫中山都沒有一整套的完善方案。沙俄時代的國力雖然比中國要強,但是社會結構和經濟階段卻跟中國有相似之處,既然蘇聯走出了一條新路子,那麼必然會引起中國人的思考。

對於中國而言,蘇聯提供的只是一條完成政治整合以後的方向,但是如何結束這段亂世,依然是需要中國的政客和軍人思考的問題。當時很多人的問題是把政治整合的手段和現代化的方向混為一談,而能夠認清這兩者不同本質的人才能夠最終擔負起結束亂世的任務。

中國是蘇聯的鄰國,而中國的混亂也讓蘇聯發現了其成為盟友的潛力,但是當時的中國共產黨組建未幾,社會影響薄弱,所以簡單的扶持中共顯然需要更多的精力,也增加了失敗的機率。所以蘇聯採取了曲線方針,借雞生蛋,借殼還魂,選中了當時同樣也是身處窘境的孫中山,利用國民黨的力量來做強共產黨,而這顯然是蘇聯答應扶持孫中山的主要條件,所以從一開始,國共的矛盾就處於潛伏狀態。這是一次簡單的相互利用,孫中山得到了蘇聯的支援,而共產黨則在國民黨的母體中逐漸發展壯大,當時共產黨和國民黨的關係猶如寄體和母體的關係,當寄體還比較弱小時,母體尚可容忍,而當寄體強大到了威脅到母體的安全時,母體當然會本能的排斥寄體。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