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孫中山的對手也不是什麼好鳥,孫中山宣佈武裝反抗確實提前粉碎了憲政,但是即便他選擇妥協,袁世凱也不會是一個民主整體的英明領袖。孫中山是什麼人呢?我們看到在中華民國第一屆內閣中,有兩個人沒有去赴任,一個是陳其美,另一個是黃興,這兩個人都是孫中山的嫡系力量。這兩個人不去赴任明確地透露出一個訊號,就是孫中山對這次組閣很不滿意,儘管他表面上還對袁世凱吹捧有加,但聯絡到他的實質行動,我們可以將這種吹捧,將他的蟄伏理解為為了重登政治舞臺的韜晦之術。
說到底,袁世凱和孫中山其實是互相看不順眼,壓根就沒把對方看成是能夠託付終生的人,他們都只相信自己,都只想讓自己來控制局面,從這點來看,孫中山和袁世凱根本就沒有任何區別。讓他們產生區別的只不過是最終袁世凱證明是一個獨裁者,所以他的對手孫中山就理所當然的被看成是民主政治的領袖,這是一種非黑即白,惡人的敵人必是善人的邏輯,事實果真如此嗎?我們下文再談。
所以,與其說孫中山是為了維護共和而向袁世凱宣戰,還不如說是孫中山出於一個政客的本性利用刺宋事件來奪回他所失去的地位。這本身就是一個政治事件,而圍繞著政治事件的理由也只有一個,就是挑事方想會獲得利益。這跟什麼共和,什麼憲政都沒有任何關係,這只是兩個政客為了自己的權力展開的一場拼殺而已,而這在政治中相當常見,甚至說每一場政治事件都是這個邏輯,但是政治的欺騙就在於它的這些簡單的邏輯都隱藏在所謂的華美的外表之下。政治就是利益,這是無可辯駁的真理,所有玩政治的人都深明此道,只不過有些人比較直接,而有些人比較含蓄而已,而高下之分就在這直接和含蓄之中。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