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1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下面我將有關省份以及成立軍政府後的都督列舉出來,列舉的目的嘛,下文我們就能看到了。這些省份是湖南(譚延闓),陝西(張鳳劌),江西(李烈鈞),山西(閻錫山),雲南(蔡鍔),上海(陳其美),江蘇(程德全),浙江(湯壽潛),貴州(楊藎誠),安徽(朱家寶),廣東(胡漢民),福建(張道仁)以及四川(尹昌衡),另外山東孫寶琦獨立後復又取消,東三省趙爾巽不願獨立,但迫於形勢設立保安會。

在這個過程中,有三股勢力對各省獨立起到了決定作用,革命黨(以新軍為主力),滿清的封疆大吏以及地方士紳。下面我們分別談談上述三方在獨立過程中的表現,首先談一下革命黨,很多人一定對滿清花銀子養活的新軍成為革命黨主力感到不解,所以談革命黨就得從新軍談起。

顧名思義,新軍當然是針對舊軍而言的,在成立新軍之前,滿清一共有三種建制的軍隊,分別是八旗,綠營以及勇營,八旗和綠營我就不說了,下面我說一下有關勇營的問題。曾國藩的湘軍是所謂勇營的始祖,勇營之所以能在一段時間內成為清廷的主力,當然是因為八旗和綠營實在廢物,被太平軍打得丟盔卸甲,潰不成軍,而曾文正公借辦團練為名組建的湘軍卻屢建奇功。雖說湘軍這種形式的武裝對清朝統治是巨大的威脅,但是兩權相較取其輕,畢竟太平天國是火燒眉毛的禍事,而曾國藩是否會造反還是未知數,因此本著以剿滅太平軍為中心的原則,咸豐帝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讓湘軍順利上位了。當然了,儘管曾國藩治軍時喜歡讓兵勇們誦讀什麼儒家禮義,但是打仗畢竟是刺刀見紅的買賣,沒有實質好處誰也不願意賣命,更要命的是朝廷的軍餉也時常接濟不上,所以湘軍創造性的發明了以戰養戰的戰略,只要攻下一城,就一定大肆搶掠,其中安慶和天京是重災區,天京更是變成一座廢城。當兵勇們有了錢,後果是可想而知的,那當然是暮氣沉沉,不復能戰,再加上朝廷對曾國藩的這支私人武裝心存疑忌,所以曾國藩主動提出裁撤湘軍。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