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其實一開始在中國的地位並不咋地,最早還要求門戶開放,利益均沾的小弟自從在一戰發了一筆洋財,藉著歐洲諸強飽受戰爭侵擾之際就開始在中國的舞臺上逐漸增加戲份。等到蔣介石拋棄蘇聯,投入美國的懷抱,開始“中美合作”,美國正式確立了在中國的地位。和日本孜孜以求現實利益不同的是,美國更多的是追求戰略利益,就跟美國目前在臺灣問題中扮演的角色一樣,更多時候美國是要做一個大哥,而不是直接越俎代庖。
所以美國在民國史上一直是一股幕後力量,對中國的影響也遠不如日本來的直接,但是沒有人能夠否認美國在中國政局中的重量級地位。
比美國還追求長線利益的是蘇聯,因為無產階級政權是世界政治中的異類,蘇聯需要尋找盟友,而近鄰中國正好被他看上了。當時,孫中山的日子過的也是相當的苦悶,缺乏軍事人才,沒有自己的軍隊,北伐又沒有錢,前一段重點培養的陳炯明居然還造反了,想想孫公的一輩子也真是不如意,就沒過幾天安生日子。所以蘇聯和孫中山的結合可以說是兩情相悅,各取所需,蘇聯找到了盟友,孫中山也找到了友邦。促成國共合作,幫助孫中山建立黃埔軍校,扶持蔣介石北伐,在那個年頭,蘇聯可以說是中國土地上最大的贏家。可惜風雲突變,蔣介石去了趟蘇聯之後,覺得蘇聯也非善類,早晚必有非份之想,居然在北伐即將勝利之時,換了個主子,連本來以為是鐵板的汪精衛也不甘示弱,好像誰不清共,誰不跟蘇聯劃清界限,誰就不配當國民黨員。蘇聯這回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只能從國民黨的熱灶轉燒共產黨的冷灶,但是一開始還能控制的中共居然開了個遵義會議後就宣佈自己要單幹了,不想讓第三國際瞎摻和了,自此,蘇聯在中國高階顧問的角色徹底劃上句號。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