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雜交的政治集團畢竟不像雜交水稻一樣能夠優質地解決問題,搞統戰的同盟會人員複雜,龍蛇混雜,尤其是缺乏向心力,基本上各地各幹各的,缺乏必要的統一管理,弄得武昌事成之際,名義上的領袖孫中山居然還在國外宣傳他的主義。這樣一個鬆散缺乏明確政治方向的集團是當然缺乏戰鬥力,就算是推翻了滿清,也只能讓局勢匯入後滿清時代,他缺乏改變社會結構,解決中國沉痾的實力。所以同盟會推翻了滿清——到底是誰推翻的,是同盟會功勞大還是袁世凱功勞大其實是值得推敲的——但是卻沒有能夠改變中國,除了剪了條辮子,其他的一切照舊,地方長官沒有變,實權人物也沒有變。
同盟會達到了同盟的目的——推翻滿清之後,人心渙散,失去了政治目標,組織名存實亡,於是理想主義者宋教仁決心對同盟會進行改組,他聯合其他一些中間政黨如國民公黨,國民共進會,共和實進派共同組建了國民黨。醉心於政黨政治,並且確有其才的宋教仁試圖依靠政黨民主的方式來控制政權,當然,最終的結果不用我說大家也知道了,儘管作為選舉工具的國民黨遭受了強權的打壓,但是作為一個現代政黨的國民黨卻因此得以發展壯大。
民國時期的中國,洋人在政治舞臺上扮演了裁決者的角色,但凡能最終成事的政治集團都必須得到洋人的支援。史家在評價武昌起義之後革命黨的裁軍舉措時通常將其當作資產階級軟弱妥協的例證,但是軍隊需要軍餉,連政府開銷都沒有的革命黨拿什麼養活軍隊?以前可以透過華僑籌款,但是現在既然滿清已經滅亡,還拿什麼理由去籌措款項?沒錢還談什麼?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