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24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張老闆笑笑,說:“這哪是學佛的人!俗人一個!”

我說:“對啊!可他認為自己是學佛的人!”

“那這個佛經對學佛到底還有沒有作用,有沒有價值,有沒有意義呢?”張老闆滿眼迷惑的看著我問,“如果佛經沒作用,怎麼好多佛經的首頁上都說,宣講此經會有怎樣怎樣的功德?”

我說:“我說這些話的意思不是否認佛經的作用,我的意思是不要把看佛經和學佛劃上等號。只有當你看了佛經後,領會了它的要義,懂得了它的精義,抓住了它的精髓,增長了自己的智慧,增加了自己的心量,而且轉化為自己的行動,這個時候,佛經就是有作用的!但佛經不是對所有的人都有用的,起碼對兩種人是沒有價值的,一是那種讀書越多心量越小、看經越多智慧越少的人,就是那種愚笨之極的人,毫無善根,毫無慧根,槍子都打不進去,看佛經又能怎麼樣呢?釋迦佛在寂滅前曾對弟子說,我說法四十九年,實際上一個字也沒說!釋迦佛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他知道佛經對有慧之人是有益的,對無慧之人是無益的。第二種是已經有了佛心、佛慧的人,他不用看了,釋迦牟尼當年修道時看過佛經嗎?還用看嗎?張老闆,我告訴你,釋迦牟尼那個時代,是沒有佛經,沒有佛像,也不燒香的,這些都是釋迦牟尼佛滅度後才出現的。經是要讀的,但要看清情況。我主張看有限的經書,作無窮的運用。修佛不能以所看佛經的數量來衡量!如果你有志於佛學研究,那另當別論。讀經怎麼讀呢?我主張要以諸葛亮和陶淵明的方法來讀,諸葛亮讀書向來是‘觀其大略’,陶淵明讀書是‘不求甚解’,我認為讀經就要這樣讀,要觀大略,就是不要咬文嚼字,抓住要義就行了。比如,《地藏經》的要義就是四個字:惡有惡報,《金剛經》的要義就是三個字:不著相,《心經》的要義就是兩個字:性空。懂得了要義,還用背它嗎?背得爛熟,就是不懂,有用嗎?小和尚唸經有口無心,就是諷刺這種人的。修佛重在調心,要有平和心,不能動輒生氣;要有慈悲心,不能麻木不仁;要有歡喜心,做什麼事都要高高興興的去做,不要愁眉苦臉地去做;要有通融心,不要教條,讀經而不唯經;要有智慧心,讀經不要死摳字眼,不要只關注細枝末節,要抓住要領,要能看出寫經者的本意。有的香客到我的廟裡,我會送給他一本佛經,有的香客到我廟裡,我非但不送給佛經,他要我也不給。我是看人定奪的,因為你把佛經給那些沒有智慧心的香客,說不定害了他,他會陷進去的,成為佛呆子的!不僅害了他本人,也害了佛法,害了佛門聲譽!張老闆,做什麼事都要動腦子,光有熱情是不行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