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日期:2010-09-27 06:23:45
【連載429】17.10周南召南
【原文】
子謂伯魚曰:女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為《周南》、《召南》,其猶正牆面而立也與!
【思考與隨想】
上一章孔夫子教育弟子們要學《詩》,並且諄諄善誘的講了一大段學《詩》的好處,學《詩》對於一個人來說事何等的重要。孔子是說說而已嗎?孔子對於弟子這樣說,對自己的兒子又是如何說的呢?孔子對於自己的兒子“亦有異聞乎”?對於兒子和弟子孔子有什麼不同嗎?孔子是和某些老師傅一樣沒事總要留一手嗎?孔夫子也搞什麼“傳子不傳女”的把戲嗎?
也還真的別說,這一章在某些人看來孔夫子還真的有給自己的兒子開小灶、劃重點的味道。孔子對弟子們說要學《詩》,而這一章孔夫子對自己的兒子似乎是隻強調了《詩》的一部份,這不是劃重點又是什麼呢?我上學的時候的老師們還真的有不少這樣乾的。唉,都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啊,人怎麼總是將人往壞處想呢?孔夫子的弟子那麼多,學誰不好啊,非要學那個不在編的陳子琴呢?孔子無所隱,連自己的行為都沒有什麼隱的,又怎麼會隱自己的“學”呢?有些人的眼睛也真的不知道是怎麼長的。
孔子在此處強調的仍然是《詩》對於一個有志於學的人的重要作用,《周南》《召南》是《詩經》國風的前兩篇的篇目。在這裡應該就是指代《詩經》而已,本來也未必是別有深意的。這一章實際上和前一章說的本來就是一個道理,可是許多老先生們總是在這兩篇的內容上打轉轉,實際上真的是沒有什麼必要。孔子對自己的兒子和弟子們是沒有什麼區別的。如果說有區別的話,那隻不過是對自己的兒子說起話來更少些忌諱罷了。對弟子們更多的是在說學《詩》的好處,對兒子則更多的強調不學《詩》的危害;對弟子們更多的是諄諄善誘的正面引導,對兒子就有點命令的口氣了;對弟子們說的是學了會怎麼樣,對兒子說的就是不學了會怎麼樣。這一點是內外有別的,因為如果像對兒子說話那樣對弟子們說話,那會給弟子們什麼感覺?很簡單,弟子們會認為那是一種強加。弟子們歸根結底還是一種“友”的關係,是平等的,在當時父子關係卻不是那樣的,雖然我們現在可以認為兒子和自己是平等的,但是當時卻絕對不是那麼認為的。在實際上兒子和父親也不完全是平等的,這也是人之常情,我們不論是誰如果用對兒子的語氣和別的人說話,你認為別人會接受嗎?嘿嘿,接受才怪呢?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