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佶在藝術領域裡,是一個百年難得一遇的奇才,琴棋書畫,詩詞歌賦,可以說是樣樣精通,特別是他在書法上的造詣,更是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落筆瘦勁鋒利,“屈鐵斷金”,被人稱之為“瘦金體”,其成就自宋以降,已無人能夠超越,堪稱冠絕千古。誰家出了這麼個寶貝兒子,當媽的不都得另眼看待,向太后又豈能免俗?
趙佶繼位之後,知道自己能當上皇帝,靠得全是向太后的支援,便奏請向太后與他“同處分軍國事”,意思就是垂簾聽政。向太后則說道:“皇帝已經這麼大了,凡事都有主張,況且后妃臨朝,也不是國家之福。”趙佶聽完更加感激不盡,便跪在向太后的腳下,哭拜不已,向太后無奈,只好將此事答應下來。
向太后也是新法的堅決反對者,聽政之後,反變法派又得了勢。哲宗年間,曾將司馬光、文彥博、呂公著等人的官爵削去,這時都給恢復,又把反變法派的大臣們陸續召了回來,而變法派的干將章淳、蔡卞等人則被趕出了朝廷,政治風向又開始往右轉。可是僅六個月後,向太后就撤簾還政了,並在第二年因病而故。
趙佶在繼位之初,對向太后的話言聽計從,即便是在親政之後,也沒有表示出更弦易轍的意思,還在第二年將年號改為建中靖國,意思就是要不偏不倚,中和立政。可是在向太后死後,趙佶的政治態度馬上就發生了鉅變,宣佈次年改年號為“崇寧”,取崇尚熙寧之意。熙寧是神宗皇帝的第一個年號,王安石變法就是在這一年開始的,趙佶的意思非常明確,就是要繼承父親遺志,將改革進行到底。等到崇寧元年(1102年)的七月,隨著一代奸相蔡京升任右相,一場更大的政治風波就不可避免地再次降臨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