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3年,劉太后去世,仁宗果然召回范仲淹,擔任右司諫。范仲淹的官升了,可到年底時又發生了一件事。
皇帝仁宗想廢郭皇后,范仲淹不同意,一國之母,不宜隨便廢除,強諫,仁宗忍無可忍,再發神威,貶范仲淹為睦州知府。這是第2次。
餞行時,又有人說了一句話:“此行尤其光榮。”
范仲淹一笑。
睦州是個好地方,山青水秀,景色宜人,范仲淹的心情尚可,想來這是皇帝仁宗的略施善意,他還是心疼這位忠臣的,只不過是沒有順從自己而已。
1034年,范仲淹又被遷往蘇州任知府,因為蘇州正在鬧洪災。
顯然,在皇帝眼裡,范仲淹並不是罪臣,是他手中的一杆槍,刺洪水猛獸,范仲淹有著治洪的豐富經驗。
努力工作,不發牢騷,這就是范仲淹。
蘇州是范仲淹的家鄉,這次採取的方法與上次不同,上次是堵,這次是疏,借鑑大禹治水。
這次的成功,范仲淹又被仁宗調回京城,皇帝給他安排了一個新角色:天章閣待制。天章閣是新設立的部門,相當於文學侍從,或者說是皇帝的私人顧問,雖然沒有具體官職級別,但位置顯要。
當時的宰相是呂夷簡,兩人政見不和,呂宰相擔心范仲淹從中作梗,就鼓搗皇帝讓范仲淹去作開封知府,讓他忙得不亦樂乎,京城知府是個苦差事,不好乾,這樣就給呂夷簡有了很多抓小辮子的機會。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