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16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後來,朱文翰調回老家,任淄州長史,淄州有一長白山,山中有醴(li3)泉寺,范仲淹就在這寺中寄宿讀書,當時年齡大概20歲。

離開父母的范仲淹開始正式獨立生活,很清苦。

記載說,范仲淹每天自己只熬2升粟米粥,放涼後切成4份,一天兩頓飯,早晚各吃2份,中午不吃,切碎的生韭菜撒上鹽,就是他吃粥的伴菜。

這樣的生活,范仲淹沒覺得有多苦。

一個人承受清苦的能力有先天性,像范仲淹這樣的人對清苦不自覺忽略,容易成大事。

那麼朱家的其它子女是否也同步清苦,書上沒說,一家子開伙做飯,總不至於像范仲淹這樣吧?

繼父永遠是繼父,很難從真心裡一視同仁,血緣關係銳不可當,就像跟丈母孃也叫媽。

總體上說,朱文翰這個繼父也還行。

有一次,范仲淹回家,見哥哥們花錢隨意,就說了幾句,哥哥們不耐煩,說漏了嘴:“花我們朱家的錢,關你什麼事?”

范仲淹詫異,去問母親,母親謝氏不得不說出實情,這個打擊是巨大的,尤其是對於像范仲淹這樣飽學詩書的人。

離開朱家,外出求學,與母親揮淚告別。去了當時很有名氣的南都(河南商丘)應天府書院。

理解並支援范仲淹。

當時宋朝有4大學府,應天府書院是其一,其它3所為:嶽麓、嵩陽和白鹿洞。而且是免費!

范仲淹臨走時,與母親約定以10年為限,金榜題名做官後來接母親。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